譚嘉儀 Kayee
- 香港女歌手
- 演員
- 節目主持
從傷痛到醫治:我與父親的信仰之旅
「信仰的開端」
從小,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,總覺得有一位神在背後創造了一切。雖然家人常要求我燒香拜神,但我的內心總是抗拒。直到12歲那年暑假,一位朋友帶我走進教會,聽了許多關於信仰的見證分享,我才找到一直尋求的答案——耶穌不僅能改變人的生命,還解答了我對世界起源的疑惑。從那天起,我決志信主,開始了我的信仰旅程。
然而,即使信了耶穌,我內心仍有許多未解的結,尤其是與父親之間的關係。
「破碎的父女關係」
我的童年充滿了與父親的隔閡。他脾氣火爆,經常責罵我,甚至動手。他長年在內地工作,甚少關心我們,每次回家卻總是發脾氣。或許是因為工作壓力大,或許是為了養家,他的情緒總讓我感到恐懼。小時候的我無法理解,只知道自己非常恨他,甚至希望他永遠不要回家。每次他回來,我都會躲進房間避開他。
聖經教導我們:「你們要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」(馬太福音 6:14),又說:「你們作兒女的,要凡事聽從父母,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」(歌羅西書 3:20)。但我卻無法做到。父親小時候的責罵和傷害,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,讓我無法原諒他。
「寬恕的挑戰與突破」
直到17歲,教會舉辦了一場關於「寬恕」的聚會,深深觸動了我。講員鼓勵我們釋放怨恨,學習寬恕。因著耶穌給我的愛與力量,我嘗試去理解父親,體諒他的壓力,並努力去愛他。教會還鼓勵我們用行動表達愛,於是我寫了一封信給父親,訴說自己的心聲。然而,他看完信後卻隨手丟棄,毫不在意,這讓我再次感到失望。
但聖經說:「愛是恆久忍耐」(哥林多前書 13:4)。我不願放棄,繼續為父親祈禱,用愛去軟化他的心。慢慢地,我們的關係開始改善。我漸漸明白,父親其實很愛我,只是他不懂得如何表達,可能用錯了方式。
「父親的支持與愛」
長大後,我參加了電視節目《超級巨聲3》的歌唱比賽,父親對我的音樂夢想給予了無比的支持。每次我在電視上出現,他總是第一時間傳訊息給我,一臉驕傲地向身邊的人炫耀:「這是我女兒,明星啊!」有一次在餐廳,他興奮地對廚師說:「這是我女兒,明星來的,快來跟她合照!」結果廚師卻淡定回應:「哦,下次要吃魚早點說,我得提前準備。」這場景讓我忍不住想笑,但也感受到父親對我的愛與驕傲,這份溫暖讓我心存感恩。
「絕望中的神跡」
然而,父親晚年卻患上了一種不明原因的皮膚病,全身皮膚壞死、變黑、流血,甚至破爛。半年多來,我們遍尋名醫,試過無數方法,他亦拜求了許多神明,卻毫無起色。那段時間,我們都陷入絕望,連醫生們也束手無策,無法確診病因。在走投無路之際,我邀請了藝人之家歌手小組的朋友到醫院為父親祈禱。父親原本極度迷信,對我和哥哥信耶穌一直持抗拒態度。但在生命的低谷,他終於敞開心,與我們一起祈禱,並決志信主。我們圍著病床為他禱告,還一起唱了兩首詩歌。當時我並沒有太大希望,只是盡己所能地祈禱,求耶穌醫治。
誰知奇蹟發生了!兩天後,父親醒來時,全身皮膚竟恢復正常!他告訴我,他夢見耶穌的光從頭頂照到腳底,第二天早上,病床滿是脫落的死皮。那場纏繞他半年的絕症,竟在一夜之間痊癒!父親說這是一個神跡,我也深信這是耶穌的愛與大能。如果沒有這次經歷,父親或許永遠不會認識耶穌是真神。
「修補與告別」
感謝神,不僅醫治了父親的病,也修補了我與他的關係,我真正感受到「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」(約翰一書 4:19)的真諦。幾年後,父親因肝癌離世,雖然我非常傷心,但感恩的是,在他離開前,我們在病床邊仍有機會交談,說出心底的話,他還希望我和姐姐為他唱《愛是不保留》,以這首歌舒緩他的痛苦。我知道,天父在預備接他回天家。雖然不捨,但我深信因為他信了耶穌,我們終會在天堂再相會。
無論人生多破碎,神的愛總帶來醫治與盼望。我與父親從傷痛到和解,見證了神的大能。祂不僅修補了我們的關係,也讓父親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認識了耶穌,找到永生的盼望。如果你心中也帶著傷痛,背負著無法釋懷的怨恨,或正面對看似無解的困境,我鼓勵你向耶穌敞開心扉,因為祂很愛你,祂的愛能軟化最堅硬的心,醫治最深的傷痕。